说明:
各位朋友,大家一看到这个主题是否心中一震:这又是那个领导的歪门邪论→5S就是5个S开头的词,我们搞10S,就是10个S开头的词! 这些无厘头的东西,在我们注塑行业中并不少见。就如降本这个大主题:模具厂有模具的降本设计,但有几个设计师了解,又有几间模具厂做到了? 工厂运作有工厂降本经营,但领导们只是在开大会时讲:我们要降本啊,要降本。具体操作,具体细节动作却一头雾水,不知所以。 在这里,扬塑不再去讲工厂运作的降本,也不去讲模具的降本设计。因为现场操作是降本的关键,脱离了现场操控,你用副牌料代替正牌原料,你在包材上,在辅料上的东抠西抠,都显得毫无作用,幼稚至极。 降本,现场为王。而注塑厂的降本,更是表现在现场操作人员身上。车间的主管,领班,技术员他们是否有降本的意识?是否懂注塑调机的降本动作?这是非常关键的。 什么是降本调机呢?扬塑举例讲三个要点,注塑厂只要把这三个降本动作规范起来,制定奖惩条例,则你的注塑生产不会差到哪里去。 如下面这图,这是一台168T佳明机,机上模具是450x450mm的一套小模具。一塌糊涂的锁模动作参数,毫无科学注塑依据,不经大脑,用大拇指想出而随意敲入的参数,怎样精益生产呢? 1,小小的模具,一段二段三段的锁模压力却用100,115,125,这是不正确的。除了增加注塑机能耗,浪费电费之外,毫无用处。 2,低压压力50,速度45,低压行程只有5mm(20mm—15mm=5mm),更是非常错误的操作。没有低压,压产品了,压水口了,压异物了,模具是一定会压坏的。修模了,不但浪费修模工时,还影响交期。模具锁模行程无缓冲,直直撞过去,撞久了模具分型面有披锋了,又要增加开机作业员工,或增加修模费用。这怎样降本呢? 3,高压锁模压力140,速度60,起高压位置15mm,这个设置更是错误之极。机台最大锁模压力是140就用完140,速度60,起高压位置15mm,即前后模分型面距离还有一个手指宽就高压高速砸过去,什么钢铁都会压坏了,还说什么精密的模具。 无穷无尽的压模,无穷无尽的修披锋,本来100万模次的模具寿命,啤个几十万啤就玩完了。这谈什么降本呢? 1,锁模低压压力为0——20,速度0——30.确认好低压行程后,压力由0开始往上调,适合就好. 用A4纸张折叠一次测试,不锁模弹开为好。或用PP水口测试,不压扁为好。 4,起高压位置以分型面贴紧了的位置数据起高压。新机台,锁模机铰,电子尺计算正常的情况下,起高压位置不能超过1mm。有些旧机台要根据实际显示数据进行设置,但一定要以模具分型面贴紧了而显示的数据为起高压数据。 5.开锁模动作要快速,平稳,不能振动,有异常声音。设置的开锁模压力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,越小越好,一般设为50%以下。 1,110的压力,99的速度,螺杆快速转动熔胶,熔胶马达声音刺耳地响,1.7秒熔胶完毕。开模了吗?没开,因为需要冷却5秒时间才行!这是否很可笑? 对缩短周期毫无帮助的设置,还会增加能耗,浪费电源,对注塑机还会产生非常大的损伤,严重减短设备寿命,你为什么要这样调机呢? 2,110压力,99速度这样的熔胶参数,抽胶参数,产品质量有保证吗?融胶不会混入气泡而产生异常吗? 没有提高生产效率,却增加了设备损耗程度的调机动作就不是降本调机。一台注塑机,正确使用维护好,用个15年,20年很正常。如果没有正确使用,机龄5年,6年就报废,亦很正常。 1,熔胶压力不可超过100,一般为80以下,熔胶速度要70以下为好!螺杆转速不超过60转/分钟为佳,耳听,声音平稳,顺畅,不刺耳。机台要大小区分,越大越慢。 模具每次生产完毕后,开个修模改善单,附上样板,把模具拉到模房。修修披锋,清理疏通排气,让模具的注塑参数面宽广些,同时作业员也不用加工披锋。 当每一个调机员在订单生产完毕下模时,都认真检讨这套模具在这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而做末件维护时,这个注塑部生产是精益的。 1,所有生产完下模的模具,必须做末件。(3-5啤走水板,3啤末件,有必要时,需品质人员提供修模样板)。 2,有披锋的模具,调机困难的模具,经主管确认后送修改善。(注塑技术人员要出可行的改善方案,如:入水,排气,冷却……) 粤东地区的一些注塑厂,他们做一些日用品,玩具,笔壳,产品的单价并不高,可以说利润非常微薄。扬塑到现场去参观过几间100台机左右的厂,发现他们的现场美观,机台很崭新,员工福利不错,工厂过得很滋润。 深入调查原因,发现他们把现场的降本调机动作做到了极致!除了上面讲的:注塑锁模降本调机法,注塑熔胶降本调机法,和末件降本管理法外。 所以,当你抱怨你的注塑订单价低没有利润时,当你抱怨你的注塑厂经营难以继续时,你要考虑下:你的技术人员了解降本调机吗,并运用到车间生产动作中去吗? 本届论坛从最新成型技术、产品设计、模具设计、数字化研发、数字化工厂建设等核心问题出发,共议后疫情时代注塑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地之道,实现降本增效、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。 大会主席:杨卫民 国际塑料工程师协会(SPE)注塑分会主席、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主任、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承办单位: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注塑制品专委会、北京化工大学英蓝实验室、IM智能注塑、宁波易肯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:国际塑料工程师协会(SPE)注塑分会、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、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、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工程塑料专委会、广东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塑胶工业、聚风塑料、阿玛模塑、 塑世界、慧美模塑、塑料机械、lookingplas、注塑汇、汽车零部件模具与注塑 |